  
- 帖子
- 12057
- 主题
- 874
- 积分
- 20207
- 注册时间
- 2009-7-6
|
(先说一句啊,495元的产品现在发的其实已经是新产品了。您可以看看淘宝页面,下面的客户评价,有的评价有照片,那个就是新的,价格一样,新产品体积稍微更笨拙了一点,但总体性能更好了点。)
我仔细想了下,结合自己玩的历程,这个现象会比较明显——不同类型的用户使用体验,可能会很不同。
如果粗略的玩,我觉得500价位的台式,1000价位的台式,2300价位的台式,效果感受应该是:
495元的 效果85分 挺清楚的,有点暗,但不错
1350元的 效果90分 1350的,一下子亮堂起来,画质清澈鲜明,进步稍明显
2350元的 效果93分 感觉画面的线条更干净了,更清晰了一点。又更进步了一点
粗略的看,就是这种感觉。不少人会觉得随着价格上升,1000价位的时候,进步最大。
但,这最粗略的第一印象。只有较少的、粗心的用户,才会长期保持(也许占1/3的使用者)。
对很多用户,随着使用,体验是会深化的。(就好象喝茶,开始注意到茶后嘴里的韵味;好象出去旅游,除了第一眼的风景美,也开始注意到空气味道的清新甜咧;就好象住进别墅,除了最初的大和豪华,也开始体验到环境的安静宁静感觉)
这种后续的深化,给人的感觉影响,有时候更有韵味的。给人感受上影响更大的。
使用熟悉了之后,这个时候的打分是什么样呢:
495元的 效果85分 (未变)
1350元的 效果90分 (未变)
2350元的 效果98分 (随着使用的熟悉,效果的优势发现明显,使用的体验也差别显然)
熟悉了之后的体验,就是这种。感觉2000价位的提升,已经进入另一个。。。。与前两者,有某种实质性的差异。感觉2000价位提升其实才是最显著。
语言难以直接表达,尝试描述一下使用的感受,咱们把望远镜对准景物,调节清晰度的时候,低倍都差不多,都清晰容易调节。但是到了高倍,495元的,和1350元的,并找不到一个“最清晰的点”,而是在“接近清晰的一个范围内”找到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位置。而2350元的,即使在高倍,也和低倍时候类似,能轻轻的一下子找到那个“最清晰的位置”——这个感觉其实是挺不同的。
更不用说,2350元这类比较发烧的产品,这个过程中画面一直的轻轻的清晰、干净。哦,顺便说,这种画面的干净,其实有时候给我的感觉,就好像我们中年时,去看身边的年轻。确实会让使用者少了一丝疲倦。对于寻求心情的玩耍,其实是有点重要的。
虽然可惜这种2000多价位的发烧的级别是用钱换来的。
也就是说,对于仔细的使用者,反而可能会觉得,495元价位,和1350元价位虽然有差别,但其实还是更好一些的程度的差别。反而是,相比1350元,2350,我的感觉,实际会越来越发现觉得,已经两种东西了),解决了观察细节中最困扰的问题,整个提升了一个档次。这种差别如果用传统方式来达到的话,差不多可以是双倍价格。2350元相比其它,某种层面上是一种彻底性的改变。效果差别非常明显。比如说对于我自己,实际2000多价位的对于我就是绕不过的。
但对于那种“只是泛泛的观景”的用户(虽然这样的用户,不太多),而不去观察细节的用户,感受上会更类似绿色的那组分数,他们选择1000多的就合适。这样的用户也许占1/3。
而大约有2/3的多数用户恐怕都偏向于观察细节。虽然他们中的多数,都并非要选择2000多价位。没办法,人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带有一点妥协。只是这里面有部分用户,也许和我的使用喜欢类似,他们的使用场合,和喜欢、其实是绕不开2000多价位这个档次的产品的。即使临时妥协,其实以后也很容易重复花钱投资,这样的情况,有点遗憾,其实就直接选择贵一些的比较合理。
干这时间长了,开始有一点感觉,人和人很不同。——不过,能为这个问题过来咨询的,其实恐怕多数,都是有一定细腻心质的用户,不是那种少数的走马观花。
反而是那种咨询都不咨询,直接拍下来的客户,可能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,也许495或者1350元,也就够了。 |
|